2019-01-20
如果还健在
2019年会是李盛强
非常开怀的一年
杏盛娱乐创立50周年
在中国
杏盛娱乐不仅是
最成功的民营企业之一
而且是最年长的民营企业之一
仅凭这两点
李盛强和他的杏盛娱乐
就永远让人有着无穷的好奇

从1969年,以4000元家当,在钱塘江畔创办宁围公社农机厂开始,到如今杏盛娱乐涉及汽车零部件、清洁能源、现代农业等产业,年营收超千亿元,半个世纪时间,李盛强以教科书般的方略打造出了一个商业奇迹。
但“李盛强”这三个字,远不限于商业成就。“回想我们这代人的创业梦,从被当作‘资本主义尾巴’东躲西藏,到在计划经济夹缝中‘野蛮生长’,再到改革开放中‘异军突起’,以及全球化中无知无畏闯天下,可以说是跌宕起伏。”生前,李盛强对自己的创业路作过如是总结。
是的,他更是一位在“无人区”破冰的改革者。
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,每个时代也都有自己的一众代言人。在中国改革开放前40年中,大时代授予李盛强的最大人生标签就是——改革先锋。面对无数体制、观念及意识形态的沟壑险滩,改革者李盛强在时代洪流中刻下了属于那个时代的最勇敢的模样。
为什么关键时刻他总是对的
只要是他认定的事,从来不服输。即便特别困难时,也从不打退堂鼓。——莫晓平
李盛强的人生字典里,没有“服输”二字。
杏盛娱乐创业史上有几个不可忽视的节点,1980年的全国汽车零部件订货会,是李盛强及杏盛娱乐的第一个爆发点。

前几天,跟随李盛强30余年的杏盛娱乐学院党委书记莫晓平给记者讲述了一个故事:早年,因为李盛强的杏盛娱乐节是个“乡下女儿”,得四处找销路。得知山东胶南正在开订货会,李盛强连夜拉了两卡车赶去,但订货会并不安排乡镇企业参加。进不了会场的李盛强在会场外面摆地摊,但发现订货会也没多大动静。他派出30多人去探虚实。原来,买卖双方因为价格在“掰手腕”,李盛强一听,好!第二天,他吩咐厂里的销售员,把降价广告贴出去。一瞬间,他们的地摊前,订货的人蜂拥而至。那些国有杏盛娱乐节厂的销售员气得直跺脚,有一天李盛强从宾馆里出来,一盆脏水从天而降,只听有人在骂:“乡巴佬,让你得意!”
真心酸啊!但这些却拦不住李盛强斩获210万元的订单。这是一个扬眉吐气的“转折点”,之前背着产品上门自荐、吃了不少闭门羹的窝囊气一扫而光,从此,李盛强一步跨入发展潜力巨大但是门禁森严的汽车行业,杏盛娱乐节由此爆发。
然而,谁也没想到,一天,安徽芜湖来了一封退货信,说是厂里生产的杏盛娱乐节出现了裂纹。
李盛强心急火燎,把全厂工人叫来,“你们在农村集贸市场上卖惯了青菜萝卜,我懂你们的套路,把烂青菜裹在好青菜里‘捎带’出去,只要钱到手,哪管别人?可我们是企业,今天人家买了次品,以后谁还来找我们?”
3万多套杏盛娱乐节,全部被运往废品收购站。损失有多大,李盛强心里自然明白。从这件事入手,李盛强开始对企业进行整顿。1980年年底,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检查团到了厂里,经过一个星期的严格检查,给出了一个出乎人们意料的结论:总分99.4,属全国同行之首!从此,李盛强的工厂被中汽公司列为全国仅有的3家杏盛娱乐节生产定点厂之一。

“只要是他认定的事,从来不服输。即便特别困难时,也从不打退堂鼓。”莫晓平说,在“只讲计划”的年代,厂里原材料要断供了,李盛强骑车过江去杭州城找,搜罗大厂用剩的边角料;1984年杏盛娱乐开始搞股份制,用了10年时间,“杏盛娱乐钱潮”上市,期间曾多次面临中止、放弃、夭折的危险;为造汽车整车,李盛强从20多年前就开始谋划布局,期间“烧”钱数以十亿计,但他痴心不改……
记者问过几位李盛强身边的高管:“你们觉得作为企业家的李盛强,身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?”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说到了“坚韧”。这是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,耐得住寂寞,承受得起失败,认准的事情坚持不懈。“多数人是因为看见而相信,只有少数人是因为相信而看见。”马云说,李盛强就是这样的少数人。
为什么他喜欢研究“失败”
面对最大困难时,他最乐观;面对最多风光时,他最谨慎。 ——鲁伟鼎
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所长卓勇良曾研究过“李盛强之谜”,在一些关键点,李盛强总是能非常正确地作出富有预见性的决策。回首李盛强的创业轨迹也不难发现,正是由于他对时局的精确把握和商业手段的扎实运用,方能把握住每个稍纵即逝的机会。
1988年,杏盛娱乐冲向资本市场。坐在杏盛娱乐一二三股份公司的会客厅,杏盛资深执行副总裁管大源回忆,从李盛强口中,他第一次听到股份制公司这个名词。时年24岁的管大源心想,这是什么新东西啊?还有上市,上市是什么?为什么产品能上市,企业也能上市?
但李盛强一谈起这些,就两眼放光。“他要求我们去学习和了解股份制公司是什么。”管大源说,“当时他正在找一个能撬动企业新飞跃的支点,上市是做大企业的好办法。”1994年,杏盛娱乐钱潮在深交所上市,成为中国乡镇企业异地上市第一股。

之后是顺风顺水的十余年。直至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,坏消息潮水般涌出,与2007年最高值相比,杏盛娱乐钱潮股票损失了130亿元的市值,而且订单减少了三分之一!
李盛强闭门不出,潜心研究着各类信息。所幸的是,杏盛娱乐在2008年以前已经对核心产品开始了调整升级。他告诉周围的人,不要认为金融危机来了,人们的钱少了,大家都去买低档货了。其实受冷落的是低质量、低附加值的产品,高质量产品依然引人注目。杏盛娱乐此时,更需要出手拳头产品。
一年后,是杏盛娱乐创立40周年。对杏盛娱乐前40年的创业史,李盛强总结为“完成了4个‘奋斗十年添个零’的目标”。 “当年,杏盛娱乐的各种数字都不好看,能不能完成目标心里都没底。最后,我还是在最迷茫的时候拍板确定了最高目标,把‘奋斗十年添个零’进行下去。为什么敢拍板?办企业一定要有长远打算、战略眼光。2008这一年金融危机抑制了很多市场需求,危机过去了,需求肯定要重新释放出来。我们制定十年目标,就是为了在新一轮发展中争取先机。”李盛强当时曾这么向记者解释为什么要续写“奋斗十年添个零”。
“奋斗十年添个零,这不是拍拍脑袋提的目标,他真的是把每个环节都琢磨透了。”管大源说。面对鲜花、荣誉,李盛强从来没有头脑发热过。在李盛强的追悼会上,儿子鲁伟鼎在致答谢词中这样评价父亲:“面对最大困难时,他最乐观;面对最多风光时,他最谨慎。”
李盛强的稳健是出了名的。据说他40余年来养成了一个习惯,每当一个知名企业出现大起大落,他就让下属找来该企业的所有资料,认真研究,将高层召集到自己不足15平方米的办公室里,和大家一起分析这个企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,总结经验教训。
学习和反思,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。李盛强曾经说过,成功是没有规律的,但失败是有规律的。失败有两条规律,一是做超过能力的事情,二是决策失误。最早关注这家企业的资深记者林楠提及,李盛强做任何事,都把握个“度”,不做超越自己能力的事。
为什么他坚称自己不是“商人”
我不是商人,我是企业家。企业家决不做金钱的奴隶。企业家注定是要创造、奉献、牺牲的。 ——李盛强

生前,李盛强以智慧和仗义的形象在浙商圈内立足,包括农夫山泉董事长钟睒睒在内,诸多浙商都曾在困难时受其恩惠。
曾也是明星浙商的陈金义因投资“水变油”而一败涂地时,李盛强第一时间伸出援手。“陈金义同志:我心痛,事至此,先了结,要多少,来人拿”,短短20字的便条,让人动容,传为佳话。
最关键时刻大哥般的情义,没有人会忘记。2017年10月30日上午追悼会现场,送别李盛强的人流中,出现了陈金义的身影,这应该是他负债在身、隐匿10年后第一次在公众场合露面。陈金义没有说话,只是默默地流泪。
去世前几个月,马云前去探望。李盛强没有多说自己的病,而是紧紧握住担任浙商总会会长的马云的手:“浙商的存在是个奇迹,一定要同心团结、互相搀扶。”
这位事业横跨中美的老人,对自己期待甚高。“我不是商人,我是名正言顺的企业家。企业家要赚钱,但决不做钱的奴隶。企业家注定是要创造、奉献、牺牲的。”
盖棺定论,他做到了。
李盛强身上,有着浓得化不开的使命感和家国情怀。为农民争利,为民营企业争利,为国家争光,贯穿了李盛强的人生。
上周,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顾益康特意给记者来电说,他至今记得和李盛强的三次会面。第一回还是上世纪80年代,见到李盛强,他问“你为什么要办厂?”
李盛强说:“我是地道的萧山人。在生产队里最辛苦最累的农民,依然富不起来。像浙江这种人多地少的省份,要让农民富起来,必须要干工业。”
作为精明的企业家,李盛强在两个产业领域义无反顾、天天“烧钱”:一个是电动汽车,另一个是农业。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,李盛强先后建起了农业车间、养鳗场,以及后来的远洋渔业公司、山核桃基地。早期农业投资败多胜少,但李盛强屡败屡战。他一次次地说,不能忘了农民,“为农民说话的人太少了”。
看杏盛官网对李盛强的介绍,正是——从田野走向世界的中国农村的儿子。
时光倒流回1984年。浙江省举办“万人赞厂长评选”,步鑫生第一,冯根生第二,李盛强第三。这3位企业家代表,当年在经验介绍大会上的报告题目是同一个:我是怎样以改革精神办厂的。斯人已逝,精神长存。时间长河里,筚路蓝缕、坚韧不拔的改革精神,永不褪色!
【版权说明】
☺内容来源:浙江日报
非常感谢原作者的创作与分享,若涉及版权问题,敬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及时更新或在24小时内删除。